首页 > 生活常识 > 衙内在宋代是什么官,衙内在宋代是什么官?解析宋代官制

衙内在宋代是什么官,衙内在宋代是什么官?解析宋代官制

来源:胜月常识网

衙内是宋代官职之一,对应官品七品,也叫做“衙役”、“衙头子”等等,是宋代主管地方三司(钱粮、刑狱和工程)的官员。

衙内这一职位来源于唐代尚书令,宋代建立初期,官员数量不断增加,为了适应官场的发展,宋太祖即位后沿用唐制编订翰林院御史台刑部等中央官制,规定地方官吏职名,七品制下设官员衙役,掌管地方各设机构的行政事务,因而成为宋代地方三司中,掌管衙门琐务的细微官员。

宋代地方行政官制以“三司、两盐、一税、一检、五场、五监”为中心,三司指的是管理地方的刑狱、工役和财税,负责治理本地区的刑、事、务、钱、田、粮等事宜,衙内就是在这一机构体系之中工作,但由于衙内属于地方官,所以衙内在权力层面不能同知州事相比。衙内平时所作所为也很琐碎,比如家中的监察、征择兵役以及推行各项政策,可以说是宋代地方行政体系中最底层的一个。

相关信息